关闭
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

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

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

北京旧城改造 终于有样板了

从熙熙攘攘的大栅栏商业街出发,跨过煤市街,拐入杨梅竹斜街,一下子就安静了许多。艺廊、独立书店、设计师品牌店、吉他工作室等各色小店隐身在棋牌室、理发店、食杂店、五金店和提笼架鸟的寻常人家间,就像脚下的青砖墁道上时不时会嵌上一排青瓷片,一不留神就错过了。

容易错过的还有历史。496米长的杨梅竹斜街一头连着大栅栏,一头连着琉璃厂,明朝就有“斜街”的名字。1750年的《京城全图》中,这条街叫“杨媒斜街”,据说街上住着一位巧舌如簧的杨媒婆。光绪年间,街名雅化为“杨梅竹斜街”。

这里曾是旧时繁华之地,名流云集:沈从文在酉西会馆写出《边城》、《湘行散记》,梁实秋难忘春华楼的松鼠黄鱼,蔡锷、小凤仙初识于青云阁,康有为、梁启超、鲁迅等名人也出入于此。

在五十多年的没落之后,那些名人故居、商场名店大都已破败不堪,沦为大杂院。不过,这两年随着创意人士的入驻,杨梅竹斜街渐渐成了既市井又摩登,既内敛又张扬的北京新地标,开始在时尚圈口耳相传。路易威登也来这里探店,将其写入它专柜售卖的新一季城市指南。

民国的“三里屯village”

一年前的春天,雕版收藏家姜寻和妻子邢娜第一次来这里闲逛。原本大栅栏的喧闹已使他们意兴阑珊,但一进杨梅竹斜街,他就看到了清末大学士梁诗正的故居,忍不住开始“掉书袋”。

接着他看到了“青云阁”的石匾额,兴奋地大叫起来:“原来真的有青云阁啊。”十几年前,他收藏了一本民国手抄本,是当时青云阁内一家书店的书目。

那天晚上,他们回到家一页一页地翻那本泛黄的书目,手抄本的一侧落款“北平杨梅竹斜街”。“当时就想开一家书店,让这本手抄的书目回到这条街。”

民国时,这里文化气息浓郁,七家书局并立:世界书局、中正书局、开明书局、广益书局、环球书局、大众书局、中华印书局。同时,这里也是商业繁荣之地。泰丰楼餐厅是京城八大楼之一,青云阁更是当时的四大商场之首,集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。“就像现在的北京三里屯village。”邢娜说,“这里不仅有老北京四合院,也有西洋建筑,各个年代的历史混搭在一起。”

半年后,他们将杨梅竹斜街31号改造成一家独立书店,取名为“模范书局”:活字为“模”,盛器为“范”,承载着文化的历史记忆。

这座二层小楼原本住着四五户人家,姜寻夫妇接手后,拆掉了所有私搭乱建。一栋民国年间的老建筑,穿越一个多世纪来到他们面前。当房顶的横梁显露出来之后,他们立刻放弃了原来的吊顶计划,甚至都舍不得在房顶上钻孔。他们拿出上百年的金丝楠木做柱,又找来清代或民国的各式门板铺成地板,每一寸都是时间的沉淀。

这里说是书店,其实更像一个小型博物馆,有清朝道光年间的压书机,有民国藏书家蒋汝藻复刻的北宋孤本《草窗韵语》的雕版,还有鲁迅《呐喊》的初版本、张爱玲手绘封面的《流言》初版本……

不远处的Ubi艺廊则长年展览各种当代珠宝首饰设计。它是最早进驻杨梅竹斜街的创意店铺,也是中国首个专门展示珠宝设计的艺廊。店主MachteltSchelling曾是荷兰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,2012年她参加北京国际设计周时发现了杨梅竹斜街,开了这里的第一家创意店铺。“当时这条街还没有整修,破破烂烂的,也没什么像样的商业。但这里是北京最有历史的街区之一,横跨皇家和平民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,这很吸引我。”她也有意避开了798、三里屯、南锣鼓巷这些热闹的地方,“这里没有那么多同质的店铺,让Ubi看起来更具个性。感兴趣的人自然会来的。”她举办开展酒会时,周围邻居小孩会跑进来吃甜点喝饮料,她也不以为意。

最近几年,北京国际设计周把许多重要的展览设在杨梅竹斜街,为其吸引了诸多设计师的目光。2013年后,一家家创意店铺陆续在这里开设,台湾的设计书店来了,香港的买手店来了,日本的吉他制作工作室来了……很多店铺看起来都像是个展览馆,老北京兔爷展,日本器物展,设计师品牌展,抑或是多肉植物展。

自东向西走过这些独立小店时,你也会经过街头巷尾的日常生活:老人坐在街旁,边晒太阳边卖自种的盆栽;理发店里,发型师拿着一把剃刀;大门敞开的庭院里,传来稀里哗啦的麻将声;巷尾的早市弥漫着现磨芝麻油的香味,一个小贩把胡萝卜摆成金字塔的形状。

2005年美国人迈克尔·麦尔住在杨梅竹斜街,离开后他写了一本书叫《再会,老北京》:“杨梅竹斜街的建筑仿佛是北京上个世纪历史的缩影,从大红的木门,到漂亮的双层石刻,从苏联风格的混凝土门脸,再到斜屋顶的红砖房。单个看来,这些危房并无任何可取之处;但合在一起,他们就成了一幕精彩的布景。一种正在消亡的珍贵的生活方式,每天在这个布景前争分夺秒地上演着。”

小尺度更新

大拆大建的前门大栅栏商业街破坏了城市原有的生态,变成又一个没有灵魂的仿古街区。而杨梅竹斜街保护修缮项目是大栅栏更新计划的重头,从2011年开始探索旧城改造新模式,即将“成片整体搬迁、重新规划建设”的刚性方式,转变为“区域系统考虑、微循环有机更新”的软性规划。

为此,其实施主体,隶属于北京市西城区国资委的大栅栏投资有限公司(简称“大投”)在启动初期就成立了一个开放的工作平台——大栅栏跨界中心(DashilarPlatform),作为政府与市场的对接平台,通过与城市规划师、建筑师、艺术家、设计师以及商家合作,探索并实践旧城改造的新模式。

杨梅竹斜街从2011年至今1700户居民已腾退614户,“大投”再将腾退的房子租给其挑选的商家。模范书局便是其中一间。改造之后,书局又恢复成一个中西合璧的两进院落,前后厅之间是白色砾石铺地的天井,养着一棵四季桂花和一缸锦鲤,偏房里陈列着各种雕版。

沿着楼梯走到二楼,前厅依然是精致的展厅,站在窗户前依稀可以看到青云阁昔日的繁华。那本手抄书目在离开几十年后又回到了这里,展柜的玻璃上留下两只壁虎夜访的踪迹。

二楼颤巍巍的走廊那边则是一间破旧的民居。“有位七十多岁的老爷爷原来住在那儿,我们营业一个多月后他才搬走。现在也不知道他和大投最终有没有谈拢,反正就先这么空着。”邢娜说,“那时候特别辛苦,我们进出一个大门,我每天晚上都得十点多等老爷爷睡下后才能走,早上七八点又得来开门。”但她也知道必须礼遇原住民,装修期间,她请老爷爷去住了一个星期的宾馆。

与所有的旧城改造一样,杨梅竹斜街也面临成本巨大、产权复杂的难题。而且胡同里零星的房屋难以利用。许多腾退的房子空空荡荡的,没有修缮,门上贴着“大栅栏投资有限公司房屋资产”的封条。

去年设计周时,后海大鲨鱼乐队吉他手曹璞第一次来到杨梅竹斜街,他穿着拖鞋走在青砖上,觉得很舒服。他同时还是建筑师,想在大杂院里建旅舍,做城市更新的实验。每间旅舍都很小,只有十多平米,与原住民共生。“杨梅竹斜街整个项目是一个小尺度的更新,这个是吸引我的地方。它不是推倒重建,而是利用原有的城市肌理,维持过去房屋的比例和尺度。北京现在大尺度的东西太多了,这种小尺度的对象在渐渐消失。”

披着一头长发的曹璞为旅舍取名为“谦虚旅舍”:“因为这个方式,并不是强行地去更新。而且我也希望住里面的人能够谦和谦让,与邻里和平共处。”他在设计上也选择了“退让”的态度。通过一组带有床、写字台和门的可滑动立面,在没有人居住的时候,旅舍房间往里推进,可以把一定面积还给院子。这部分室外面积可以作为公共休闲空间,也可以用来停放邻居们的自行车或者其他杂物。

曹璞从大投公司要了大杂院里的一个房间,但没几天就被里面一个老住户轰出来了,无论曹璞怎么解释,她都不听。

“胡同式生存就像夹缝里做事,没有什么距离可言。即使法律上已经明确的事也还是要和里面的人商量着来。这里的面积很珍贵,有人进来就是挤占资源,必然是斤斤计较的。”曹璞说,他只好换了个院子,这一次他更加谨慎,同院有个老奶奶住院回来,他就停工一个月,以免影响她休息。

目前,旅舍已经完工,曹璞打算自己先去试住,然后挂到airbnb上。“肯定谈不上舒服,因为很小也很简单,但我想对于背包客来说,这是体验老北京市井生活的好方式。”他也想邀请同院的居民参与旅舍的管理,为他们增加收入。

下一个南锣鼓巷?

杨梅竹斜街这个胡同秘境渐为人知,越来越多的商家期待进驻。这又让人担心这里会不会很快成为下一个南锣鼓巷,沦为拥挤乏味的旅游景点?

大栅栏跨界中心谨慎地挑选进驻的项目,他们偏爱安静有文化品质的业态,希望这些项目不仅能融入当前的胡同生活,又能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。

他们办公的杨梅竹斜街72号院便是这样的尝试。推开歪歪斜斜的大门,跨过倒坍的门槛,烂砖破瓦的旧房子里套着闪亮的不锈钢新房。这是大栅栏跨界中心邀请众建筑师做的房中房,取名为“内盒院”,就是将一个预制模块建造系统植入旧房中。

对大栅栏地区的居民来说,修缮老宅或新建房屋都不易实现,因为费用高昂,而且施工时也容易导致邻里纠纷。内盒院是一种尝试,既安装便捷,成本低廉,又完全保留了原有建筑。

杨梅竹斜街72号院是“内盒院”的第一代试样。它包含两个内盒,北房是办公室,南房是拥有卫生间的客房。跨界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,“内盒院”的目的不是为了搞个旅游景点,而是为了要在这里生活。

“内盒院”推出以后,很多老北京的居民都来参观,但暂时没有复制的。济安斋书店老板王秀仁在72号院里还有两处几平米的房产:“我觉得这个不实用,四合院里的房子本来就矮,再弄个套子,就更低了,而且面积也小了。”

王秀仁和丈夫守着72号院前的一排店面,杨梅竹斜街66、68、70号。这里是王秀仁家的祖产,济安堂王回回祖传狗皮膏药铺的旧址。1956年公私合营后,济安堂并入同仁堂,只留下一块牌匾,门面房被附近的居民占了。文革后,他们打了近二十年官司才要回来。

济安斋现在卖一些小学教辅书,还有租书时代留下的武侠小说,只是生意越来越不好。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,他们也思考着如何与胡同的新气象对接。他们开始卖一些明信片,其中有一张是家中晚辈设计的“王家大院”,勾勒出昔日的繁盛。

“大投”拥有杨梅竹斜街上十几间店面,目前都已经有了新主人。他们还尝试改造胡同的公共空间,请“标准营造”在斜街53号做了微胡同的设计。在这个腾空的院落里,占地约30平米的微胡同共有两层,高5米,由向内突出的五个错落有致的空间构成。实木贴皮的建筑材料,使得微胡同外立面呈现桦木色的光泽,与胡同融为一体。设计周时,这里化身阅读空间,但目前这个项目还没有投入使用。跨界中心的工作人员说:“我们不着急,这条街的改造没有时间表。”

天色已暗,空中盘旋的鸽群都回家了,杨梅竹斜街上行人稀少。邢娜关了店门,走在黑漆漆的街道上,从磨砂玻璃、窗帘后透出一些微光,隔上几十米才有一盏路灯。“慢慢来,急了就要付出代价。”

本站申明:网友阅读本站内容,视为认同本站协议,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
标签:北京旧城改造终于有样板了

发表评论

最新评论